靈感日日村刮刮樂-第一個作品與完美主義

以前看公視節目在介紹大腦,學習新的事物的時候,大腦會需要讓神經元長出相關的突觸。這需要一點時間,還有要繼續學習那個領域,就像種子埋在土裡需要澆水和等待它發芽。

所以我學習新的事物,不管是背單字、運動跟練影片動作還是軟體操作步驟不熟練的時候,我都會先告訴自己,大腦的神經元需要時間長出來。

簡單的跟練影片上的動作,通常第三天就可以很好的跟上,不用對自己遲疑那個動作怎麼做。

✨用運動舉例是因為運動給我的反饋最立即+直接有感的,覺得需要成就感和重振心情的時候,一律建議你先連續運動3天。

不運動的人就算是原地開合跳10下,你都可以強烈感受到第3天你的體能明顯有差別。

 

其實不管是第幾個作品,因為我每次花的時間和心力都不同,所以沒辦法去比較。每一次的目標都盡力去完成,作品一定會越來越好。

對我來說,每個作品對於當下的自己都是第一個作品。

Select an Image

強烈建議畫畫的伙伴們,務必要將作品圖整理成年度表,至少1年回顧一次每個月做了什麼,有的繪師還有每個月挑選4圖的習慣。

通過這些作品,我自己知道我畫畫達到同一個品質的效率變高了,畫出來的圖漸漸和我想法相似。

Select an Image

有興趣可以來看看~2014-2023年的紀錄圖↓

來畫畫吧-歷年畫畫紀錄表-記錄下來就會有強大力量

 

至於完美主義,完美這個詞本身就很有爭議。

因為廣義的完美,就拿白色來說好了,白色這個顏色很純淨空白,甚至你可以填上任何顏色。但它的不完美可以說就是它完美的部分。

所以對每一個人的完美只能是狹義上的完美,就是個人認定的品質程度,範圍在小一點就是在單一目標中完成的品質程度,在更縮小一點你可以設定時間限制。

如果你要達到自己所謂的完美,那就把目標設定全部列出來,完成了就是一種完美了。

可以發現這種設定方式和比賽規定很像,參加比賽也是一種很好的進步方式,除了自己檢測自己之外,還會有外部力量推動你去達成目標。

 

如果是觀念上無法轉變的話,推薦一本書<即斷力> -小關尚紀,這本書主要是講快速決策之後,才能快速用得到的答案做改進。

也提出大小計畫前的表格如何應對和選擇。

如果套在創作上,就是先規劃好前置作業,然後先以試錯的心態去做草稿,在用草稿當成立足點,一步步跳到你想要的目標。

 

#完美主義 #插畫 #作品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